从产品“出海”到文化“出海” 中国白酒国际化进程再提速
2025-03-21 15:19:51
茅台镇裸瓶酱酒
6372
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酒企代表积极建言献策,呼吁加速推进白酒国际化进程。与此同时,多地政府也将白酒“出海”纳入2025年工作中。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白酒尚未建立统一形象,国际社会对中国白酒的认识仍然不清,造成白酒国际化进程缓慢。面对这一情况,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征求《白酒质量通则》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通过对关键工艺的描述,进一步规范和推动中国白酒国际化发展。
业内人士表示,从目前国际市场来看,白酒“出海”面临着消费体验、文化渗透等困难。同时,还需要酒企有国际化运营的品牌逻辑。未来,白酒要用国际化的商业契约、组织体系去推动国际化发展。
“出海”困难重重
随着国际化进程不断推进,白酒“出海”逐渐成为酒企“必答题”。然而白酒企业“走出去”仍面临国际标准缺失、文化认知壁垒、海外渠道薄弱等现实挑战。
有业内人士指出,由于标准不完善,目前白酒尚未建立统一的形象,国际社会对中国白酒的认识仍然不清,造成白酒国际化进程缓慢。
除了国际标准外,关税也是挡在白酒“出海”面前的一座大山。长期以来,由于相关国际标准不明确,白酒被归为“其他蒸馏酒”,使得白酒“出海”税率更高。记者了解到,美国将白酒归入“其他蒸馏酒”,使得白酒关税税率比威士忌高12个百分点。白酒营销专家蔡学飞表示,关税门槛过重,使得白酒在海外市场的性价比相对较低,不利于白酒泽轩皓月大师甄选茅台镇酱香型白酒裸瓶酒光瓶酒口粮酒在外国市场的持续销售。
从市场发展来看,目前白酒“出海”仍处于起步阶段。除了关税、标准外,如何将白酒的受众推广到更广阔的消费人群也是诸多难题之一。
标准助力白酒走向世界
虽然白酒“出海”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政策、标准的不断完善,也不断推动白酒“出海”的脚步。2月,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征求《白酒质量通则》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相关内容显示,《白酒质量通则》通过对关键工艺的描述,进一步规范和推动中国白酒国际化发展,提升中国白酒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白酒质量通则》首次建立了面向消费者的白酒品质表达标准化语言,使消费者更加直观地了解和识别中国白酒的特性,丰富和完善了标准技术内容,创新泽轩皓月大师甄选茅台镇酱香型白酒裸瓶酒光瓶酒口粮酒标准的表达形式,推动白酒产业标准化、国家化、规范化发展。
对于白酒企业在国际化方面的探索,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建议,通过组织行业内的白酒企业与国外伙伴交流,共同探讨和制定国际化策略,引领整个行业更稳健地走向国际。同时,也鼓励白酒企业不断自我反思和学习,基于以往的国际化经验,不断修正和完善自身的国际化战略,以更灵活地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和变化。
做好文化输出
白酒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和符号之一,多年来白酒行业在持续努力推动传统白酒走向国际社会,是文化输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进入缩量竞争时代的当下,诸多白酒企业已经在加速布局国际化市场,通过打造文化IP、国际赛事、高端餐饮等多元化途径,提升品牌的海外市场声量,构建全球化消费认知体系。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王新国表示,加快中国白酒申遗,可以从内部到外部、从国家到世界,多维度推动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广泛传播,为中国白酒行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北京洛可可科技有限公司集团副总裁蔚江认为,随着人均收入提升和文化自信的崛起,中国酒企应抓住这个时机,将品牌推向全球市场。中国白酒“出海”不仅仅是品牌和工艺的输出,更是文化的“出海”。酒是地域性很强的产品,“出海”时需尊重当地文化和用户,也应注重年轻化,瞄准年轻用户群体,与区域文化融合,创造新的场景和产品。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消费习惯不同,国外消费者对中国白酒的历史、文化了解不够,白酒“出海”需要酒企持续推进,“出海”是长期战略而不是短期战术,在加大传播力度和消费者培育的同时,做好圈层营销;同时建议不要一窝蜂“出海”,要做好品牌力和产品力的提升。(综合)
转自:消费日报
裸瓶酒,光瓶酒,口粮酒,茅台镇好酒,好酒,美酒,真酒,酱香型白酒,裸瓶酱酒,好酒推荐,纯粮酒,中国十大品牌白酒,贵州白酒,品牌白酒招商加盟,国民口粮酒,品牌亲民酒,十大品牌裸瓶酒,十大品牌光瓶酒,十大品牌口粮酒,全民口粮酒,品牌连锁店加盟,品牌烟酒专卖店,大师甄选茅台镇裸瓶酱酒,泽轩皓月